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强大阵容助力2018TESOL中国大会
来源: 日期:2018-08-01 10:15:33 【字号: 】 阅览次数:598

2018年7月20-22日,首届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中国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顺利召开,大会由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中国日报社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大会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英语教育”主题,全面诠释中国英语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创新。来自中国各地和其他国家的1800多名英语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共同探讨了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聚焦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TESOL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会议是历史性的突破,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作为本次大会的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王蔷教授、武尊民教授、罗少茜教授和苗兴伟教授组织了个四个专题研讨,程晓堂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并参与多个专题研讨,陈则航教授、孙晓慧副教授和钱小芳副教授参加了专题研讨。我院强大的学术阵容为大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程晓堂教授作了题为“英语教材在我们的学习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的主旨发言,他与大家分享了一项自己的研究,探讨英语教材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以期为英语课堂教育和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程晓堂教授

苗兴伟教授组织了“语言学指导下的英语教学”专题研讨。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语言意识培养”的发言中,他强调,教师可以通过用简单问题代替语言学专业术语促使学生讨论意义和语言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并以一个文本分析为例,展示了在外语教学中应如何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知识分析文本,讨论并思考作者透过文本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强化学生的批判性语言意识。


苗兴伟教授

王蔷、陈则航、钱小芳、孙晓慧做了“基于英语学科能力框架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高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改进教学的实践”的团队专题发言,介绍了王蔷教授的队三年多来所做的工作,她们深入到了48所学校,与64位中学英语教师密切合作,携手改进课堂教材,影响和带动了48个教研团队和他们所在区域的近千名英语教师。团队发言向听众展示了两个案例,展现教学改进的过程和成效。王教授指出,英语学科并没有特定的知识内容,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除了语言本身的知识外,所承载的内容可包括中外人文科学领域的多种知识,如历史、地理、科学、社会等,虽然不是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其所传递的态度、立场和价值观,都需要学生通过语言去获取、理解、比较、分析、评价,汲取文化精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提升跨文化意识,学会做人和做事。教师们应该敢于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去学习探究,使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王蔷教授


孙晓慧副教授


钱小芳副教授



陈则航教授

武尊民教授组织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应用”的专题研讨,就《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课程标准展开了讨论。她认为前者主要从能力表现上衡量学生英语能力,而像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指南都属于内容标准范畴。虽然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基于标准的学业成绩测评将内容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连接起来。武尊民教授指出,基于标准的学业成绩测试将考生英语运用表现与标准能力描述相匹配,基于内容标准的测试检测学生达成课程内容目标的情况,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诊断信息。


武尊民教授

罗少茜教授组织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讨,程晓堂教授参与了本专题的研讨。


罗少茜教授(右一)、程晓堂教授(前排左二)

罗少茜组织专家从基础教育阶段任务与测试、实施任务型教学的问题及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校中的实践几个方面做了研讨。程晓堂教授作为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分享了题为“英语教学的又一误区:从应试教学到因题施教”的演讲。他提到现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广泛采用任务型试题,但慢慢出现了“因题施教”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只练习考试中使用的任务类型,变得十分机械化,不会变通。程教授以读后续写这种任务型题型为例,说到了许多学生反映“读不懂、想不通、写不好”,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手段。

打印】 【关闭
语言大数据联盟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bdallian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02826号-12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805号